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敬老新风
大家早上好,我是九三班陈舒。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敬老新风”。不少同学都知道,今年的10月17日是农历九月初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什么叫重阳?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阳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明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时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意义深远,所以古人认为这是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有很多,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那时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戴茱萸,食逢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到了东汉,民间在该日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在后来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作香袋,还有插在头上的,这些习俗在《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被赋予了新的意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从而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的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
同学们,让我们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同时也让我们弘扬尊老敬老的新风。
九三 陈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