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南京市江宁区横溪中学校园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转载]【校园快讯】六尺巷,故事里的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是>> 校园新闻>>校园快讯>>阅览文章
[转载]【校园快讯】六尺巷,故事里的故事
发布日期:2016/2/19 9:15:01  作者:无  点击:2173

张英的文化遗产——六尺巷

 

 

 

六尺巷,故事里的故事

  近读桐城闻人姚永概的《旧闻随笔》,在《旧闻随笔第四卷》中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吴闻之感服,亦让三尺。其地至今名为六尺巷。

  这是有关桐城六尺巷的一则记载,此外,《桐城县志略》、《桐城县志》、《桐城市志》以及《桐城文化志》和《桐城文物志》上均有相关记载,至于骚人墨客的文章记叙,更是不可胜数。数百年来,六尺巷的故事在桐城已是家喻户晓,名播海内外,可谓天下皆知。

  六尺巷在哪儿?就在城西省荣军休养院内。当年的宰相府邸五亩园,早已经建成伤残军人的疗养区,那些亭台楼榭,老宰相在《聪训斋语》中提及的五亩塘,账房楼等建筑已无迹可寻,只有这长不过百米,宽不过六尺的小巷道仍在静静地唤起人们的遐想,或是引起游人的思考……

  六尺巷的主人公张英(1637—1708)是清代名臣、文学家。字敦复,号梦复、乐圃,安徽桐城人。康熙二年(1663)中举人,六年中进士,选庶吉士。累迁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桐城人俗称老宰相

  遥想当年,张家与吴家相争,人们以为老宰相肯定会以势压力,逼迫吴家让步,哪知,宰相肚里能撑船,一首打油诗让他三尺又何妨就化解了矛盾,在家乡桐城树立起礼让和谐的君子之风,感染了无数后来者。这则故事,曾被伟人毛泽东应用到处理国家关系上,堪称是礼让和谐君子文化的典范!1958年,正当中国人民奋发图强,建设美好家园之时,却与前苏联老大哥产生了政治上的分歧,苏联撤走大批援助项目和技术员,对中国实行经济技术封锁,毛泽东主席鉴于两国关系紧张的现状,在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就以桐城六尺巷为例,并引用老宰相张英的诗句,让他三尺又何妨,希望双方采用和解的态度,化解矛盾,以解决中苏两党和两国存在的分歧。当然,国与国之争远非一般的邻里之争,但由此可见六尺巷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六尺巷道,跨越了国与国的界线。

  20061121日,原国务委员唐家璇视察桐城,他兴致勃勃地行走在六尺巷内,绿树掩映,古意盎然,令他感怀不已,唐家璇欣然题辞: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他指出,六尺巷里曾诞生过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它昭示中国人民追求和谐的传统美德,闪耀着超越时空的思想光辉……

  200822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桐城视察,在与讲解员谈到即将视察的六尺巷时,吴仪风趣地说:我知道六尺巷的故事,那时的吴家做得不太好。引得周围人笑声一片。在六尺巷视察时,吴仪对六尺巷看得非常仔细,临离开时,吴仪很严肃的说: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世人:大度做人,克己处事。

  2011227日,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率领经贸访问团到台湾。在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举行的晚间欢迎宴会上,陈云林以安徽桐城六尺巷故事为例,希望两岸同胞同为骨肉兄弟,兄弟相帮,共度难关,只要我们这样继续走下去,我们两岸的经济就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快发展,我们两岸人民也将在越来越快的经济发展当中得到实惠。时隔不久,吴伯雄在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上,也引用了桐城六尺巷的故事,认为这种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可以用来解决海峡两岸的问题。六尺巷无意中竟成两岸三地公认的解决政治僵局的一剂良方。

扫地焚香,清福已至

  张英身居相位,在官场历练三十余年,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各种复杂的政治局面中,都能游刃有余,表现出非凡的应变能力和超凡脱俗的政治智慧。虽然,张英在朝日理万机,但他仍不忘对儿孙及家人的教育,他说:扫地焚香,清福已至,这是他告诫子女们心灵要清净,不要欲望膨胀,只有内心安静了,福祉才会降临。张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悟透世事,懂得欲望的过炽过剩反倒有损于人,人生的修养,皆在内敛于心,克己于事。他在家训《聪训斋语》中指出: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张英的才华与学识是多方面的,其诗文书画,造诣颇深。但他始终把读书当成他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他认为,家族若要长盛不衰,最好的途径就是读书。因此,他告诫子女,种田不饥,读书不俗”“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毋贪多,毋贪名,但读一篇,必求可背诵。张英提倡活学活用,反对食古不化,要求子女们全面把握书中要诣,反对断章取义。正是本着这种思想,在读懂书,读好书的理念的推动下,桐城第一旺族张英、张廷玉凭借其智慧和才华跻身相位,此外,张氏家族中获得科举功名,入仕为官者之众,也世所少见。清同治年间有人评论张英家族说:自祖至曾、玄十二人先后列侍从,跻鼎贵。玉堂谱里,世系蝉联,门阀之清华,殆可空前绝后而已。张英一脉七代,有十三人中进士,其中张廷璐中榜眼,张廷珩、张若霭得传胪,此外,举人秀才难计其数,可以说这在中国家族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聪训斋语》既是宰相张英个人的心灵写照,也是他写给子孙们的家训。他的感悟,一言一行,皆须有益于人,即便自己遭遇挫折,也不怨天尤人。康熙二十八年,张英由工部尚书调礼部,不久因编修杨瑄撰写都统、一等公佟国纲的祭文失辞,康熙大怒,责怪张英对文稿审查不严,罢免张英的礼部尚书之职,但仍由张英掌管翰林院、詹事府,张英遭遇如此打击并不唉声叹气,一厥不振,而是气宇深弘,处之泰然。不谿刻,不褊狭,不暴躁,不移情于纷华,不生嗔于冷暖。如此深厚的修养,为儿孙们树立了榜样,也难怪,康熙皇帝称赞张英有古大臣之风

我明察,彼不能蔽我

  张英一门,为官为宦者数不胜数,但张英教育儿孙做官要以勤政清廉为第一要务。处事要明察,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这一点,张英言传身教,在他三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以敬慎警示自己,将立品、读书、养身、择友这八个字写入《聪训斋语》家训,并奉为座右铭,影响了整个家族。

  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第五次南巡,张英迎驾淮安,陪侍到江陵,康熙皇帝见到老宰相十分高兴,他御书谦益堂葆静匾额和联幅画卷,赐白银千两。此番之行,由于张英奏请,康熙在江宁多住一日,总督阿山想借机加征钱粮耗银,知府陈鹏年认为这加重了百姓负担而持议不肯,总督阿山便怀恨在心,欲借此加罪于陈鹏年,加之皇上的随从对其接待也不满,斥陈鹏年罪不可赦。皇上问及江南有哪些能吏和廉吏时,张英毫不犹豫的首荐陈鹏年,总督阿山等对此很是无可奈何。陈鹏年不仅没有获罪,而且被康熙皇帝委以重任,后来成为清代名臣。这件事,充分的表现出张英的明察识人,他透过现象看本质,观察到陈鹏年的正直与清廉,敢于直言利弊,不受他人言行所左右的胆识。这也为其后人从政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一部《聪训斋语》家训熏染了代代家风,被奉为张氏子孙的传家宝。张英在家训中,要求仕臣子弟善良正直,要敢于讲真话。康熙六十年(1721),小宰相张廷玉已是刑部左侍郎了,此时他奉命赴山东察审一起盐案,当时案情复杂,有人要匆忙下结论,张廷玉谨记父亲张英的教诲,我明察,彼不能蔽我。他坚持深入调查,分析案情,区别对待,依例定罪,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张英三子张廷璐在雍正二年(1724)九月,督办河南学政时,封邱县令违反规定,在临试前强迫考生去修筑河堤,影响了生员考试,考生们准备集体罢考,经张廷璐劝说才恢复科教。而地方官员已将罢考事件上报朝廷,张廷璐坚持实事求是而遭到撤职。后经查明真相,恢复了职务。张廷璐为官十分清廉,当学政时的俸禄时常入不敷出,经常要其兄张廷玉接济。张廷璐为官数十载,虽然官没有哥哥张廷玉大,但为人以诚,做官清正,被人誉为三朝旧臣,后进楷模。这正是禀承了张英的勤政清廉的为官理念,他要求自己的子孙,做到使我为州县官,决不用官银媚上官。他的子孙汲取家训,都做到了这一点。

  张若震总督是张廷璐的长子,在乾隆十六(1751)年,担任陕西布政使时,恰逢陕西遭受大灾荒。各州县百姓流离失所,很多灾民饿死路旁。张若震在上任途中,就和陕西官员商议,把灾情上报朝廷,请求赈灾。但是,大府惧怕降罪坚持不报,张若震见此情形,他一面直接下令各州县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一面自行上奏朝廷,说明灾情,请求重视救灾。大府对此不但不支持,反而以擅动仓谷名义奏劾张若震。张若震闭门听查,皇帝的诏书很快下来,严诉大府,对张若震奏请事宜全部应允照办。这些事例,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张家子弟,除拥有良好的家风和人品之外,还有做官为民、敢于担当、坚持正义的一面。

积和谦让,家风长

  张英对字的感悟,是他多年的实践总结,他说,福之兴,莫不本于家室。夫福非和不致,和非积不成。人生与社会,小家与大家;和为贵,和为安,家和万事兴,邻里和谐社会才安宁。张英言传身教,一生崇尚节俭,晚年他居住家乡龙眠山里时,他不穿绸缎不食人参,与人相交,厚重谦和,凡事都从皆须有益于人着想。他在龙眠山筑双溪草堂,以普通人的身份与百姓们相处,在山路上往来时,遇到担柴樵夫便主动让路。他认为人非草木,谁能全是正确,遇到他人非之、责之,或不以礼者,要平心和气,做到有礼恕人。这是一种何等宽阔的胸怀啊!乃谦容天地,礼让则宽阔无边,可以说,这也是张英留给其家族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张氏家族创造了父子大学士三世得谥四世江苏学政六代翰林等辉煌的家族奇迹,而这些得益于张英的言传身教,就连晚清重臣曾国藩都说:张文端《聪训斋语》作于承平之世,所以教家者极精。这对桐城文化发展,乃至科第也产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与示范作用。张氏家族的荣耀,以张英博大的胸襟和美德修炼而来,懂得了这些,也就懂得了人生。

  六尺巷无疑是老宰相张英留下的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并且仍将延泽后世……(

 

Copyright 2012 Hxzx All Rights Reserved 江宁区横溪中学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宁丹路 电话:025-86161865 邮编:211155 E-mail:hxzx6161865@163.com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